113.任教麻山中学担任的教学和行政工作概况

       1975年12月至1983年8月我在萍乡市麻山中学工作,担任的教学和行政工作概况如下:

       1975年12月——1976年8月:教工团支部书记,团总支委员、高中8个班体育课每周16节。1976年暑假,我参加过萍乡市体委主办的一个中学体育教师武术培训班,我在这个武术培训班里,什么北京青年拳、长拳、刀、枪、棍、剑都学了一点,犹以棍术见长。总教练黎振民先生遂要我做棍术表演的领班,我一人在前排领,我的后面分排站着几十位来自全市各地的体育老师听从我的指令表演,着实出了一个小小的风头。1976年8月,我被评为萍乡市体育教师培训班优秀学员。回到麻山中学,我便在任教的8个高中班体育课里新设棍术科目,每位学生自制一根木棍,操练起来棍声、喊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1976年9月——1977年8月:团总支书记,政治处负责,民兵治保,管班主任工作,体育课4节。为了实现教数学的愿望,我参加了萍乡师范1976级数学培训(1)班学数学,时间应是1976年下半年开办的,地点是文昌宫内,主要培训内容是“集合”,兼训其他。因为“集合”是当时新编入中学数学教材的,中学数学教师很少接触。与我一同参加该班培训的有当年麻山中学数学老师刘干萍、刘海华、童道雪等共计29人。其中刘干萍和刘海华是萍乡师范1972年数学专业73(2)班毕业的。给我们授课的有汤增光、昌顺生、昌增高、刘必栋、叶述生等萍乡的数学名师。

      1977年9月——1978年8月:团总支书记,初一(3)班数学6节。

       1978年9月——1979年1月:团总支书记,副教导主任,体育课10节。(2人工作量)

      1976年——1978年,三个年度均被评为萍乡市麻山中学先进工作者。

     1979年2月——1979年8月:团总支书记,高二(2)班主任,体育课10节。为了实现终身教数学的愿望,1979年2月,我报名参加了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数学学科首届招生,当年麻山中学有18位教师报考并被录取于该专业学习,其中17位是在任教的高中或者初中的数学教师,只有我一人是高中体育教师。该专业主要使用的是樊映川主编的适用高等工业学校的《高等数学》教材,开设了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复变函数、解析几何、矢量分析与场论、概率统计等课程,全部在中央电视台的电视教学节目里听课,讲课的都是国内数学名师。作业很多,考试也不容易。2年半后即1981年9月结业时,被录取入学的18位学员中,只有3位坚持到了最后,拿到了数学学科结业证书,我是3位之一,还被评为江西广播电视大学的优秀学员。

      1979年被授予“麻山公社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称号,同年10月29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9年,被为江西广播电视大学优秀学员。

    1979年被评为湘东区优秀团干。

     1979年9月——1980年8月:团总支书记,高中体育课10节。

     1980年9月——1981年8月:团总支书记兼副教导主任、管寄宿生等),高中体育课6节。

     1981年9月——1982年1月:团委书记,初一(1)班(重点班)代数课6节。

    1982年2月——1982年8月:团委书记,兼初三(4)班(回炉尖子班)代数课4节、体育课2节 。

   1982年9月——1983年7月:团委书记,兼初三(3)数学6节。 1983年上半年,我打听到萍乡教育学院半年将招一个中文教师进修班,带工资脱产进修,2年后成绩合格可拿到大专毕业证书。此时,近而立之年却无法立的我,决定背水一战报考萍乡教育学院中文专业。一放暑假,我就把自己关在一个“黑”房子里自学和复习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必考科目,然后参加入学考试。这次约120人参加考试,招生40人,我的总成绩排在第11名。于是,当年9月我入学萍乡教育学院中文教师进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