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光辉照儿永向前——纪念母亲彭立涵诞辰100周年

        我的母亲彭立涵,出生于1925年2月27日(岁次乙丑二月初五日),1987年9月15日(岁次丁卯七月二十三日)不幸因病逝世。2025年3月4日(岁次乙巳二月初五日)是母亲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母亲享年六十二岁,曾生下五个子女,也就是胡小菊、胡远宏、胡小勤、胡远雄、胡丽娜。

      (照片拍摄于2024年5月,左起:次子胡远雄、长子胡远宏、三女胡丽娜、长女胡小菊、次女胡小勤)

       母亲曾于1944年春季入学萍乡师范简师班, 三年后,她从萍乡师范的课堂走出去,迎来了人民解放战争的炮声和新中国开国大典的礼炮声,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人民教师。

       母亲德性盛大,品格高尚,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无论远近亲疏,无论富贵贫穷,只要有求于母亲,她都一样尽力庇护照料。母亲慈祥而富于同情心,曾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她的关爱所到之处,其本质就是真诚。她从不说谎话,也不存有半点欺人之心。她天性严洁端正,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她生前亲手操办的事情,全部有条有理。她头脑精确缜密,处理事情合情合理。做事也没有什么失算了的,任何事她都能明察秋毫。她清洁干净的风尚,传遍了亲戚邻里,传遍了她所工作过的单位。她一尘不染,外表与内心始终如一。

      从我懂事之日起,我就耳闻目睹了母亲在小学教师岗位上的点点滴滴。父母生育了5个子女,但他们从来没有因为养育子女影响教学工作。我从小见到的是母亲白天循循善诱地给学生上课,晚上在煤油灯下备课和批改学生的作业,课余时间或者节假日翻山越岭去学生家作家访,有时还为成绩稍差一点的学生作课外辅导。 印像深刻的是,我曾亲眼看到母亲在好几个偏僻的山村,一个老师一所学校,一所学校一个班,一个班三个年级,三个年级的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所有课程都是母亲一人全面承包。上课时一年级的几个学生听母亲讲了一阵便在课堂上做练习,母亲接着给二年级的讲一阵,然后二年级的学生开始在课堂上做练习,母亲接着给三年级的学生讲……依此类推。这种授课方式叫复式班,是当年专门为方便偏远地方的农村孩子读小学低、中年级就近入学而设计的。这样的复式班一般的老师还真是吃不消。但母亲教的这种复式班,各年级学生的成绩均不亚于其他学校的普通班,有时甚至比普通班学生的成绩还好。

       在我成年以后看到的是,母亲辅导青年教师备课,经常举行公开教学,在全公社、全区教师大会上介绍教学经验,在全区甚至全市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会上接受表彰和奖励。母亲还当选和担任过萍乡市湘东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8年4月麻山公社参加萍乡市教育战线双代会代表合影,前排左起第三位是我的母亲彭立涵,当年她在麻山小学任教)

 

       原本自己抚养五个子女家里就很困难,但母亲却还经常资助家庭有困难的学生。母亲虽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她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在当年的萍乡市都是首屈一指的,似乎在母亲所教的班级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母亲采用启发式快乐教学,辅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针对性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全班学生语文平均成绩长期稳定在96分以上,有时甚至达到98分,全市及兄弟省市的小学老师纷纷组团来听母亲讲课,有时教室坐不下,就把课堂搬到操场上或者大礼堂,她的学生的四周都围满了听课的老师,往往听课的外校老师比她的学生还要多。

      当年萍乡市教育局的王来鸿局长也亲自来听母亲讲课,了解相关情况后,王来鸿局长认为母亲符合报批首届特级教师的条件,便要求麻山公社教育组和湘东区文教局整理上报母亲评特级教师的材料。麻山公社教育组和湘东区教育局也很快就上报了材料,但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还是没有批下来。近年邂逅一位当年教育系统知道内情的领导同志,听他讲述我才知道,那次评选特级教师,全市教育系统上上下下对我母亲的业务能力都是认可的,也就是说都认可我母亲的语文教学,代表了当时萍乡市的最高水平,从教师业务来说,评定为特级教师是完全合格的,但因为母亲旧社会在中学读书时被集体吸收加入过三青团,当时教育系统的领导都不敢担这个政治风险。

       母亲虽与特级教师擦肩而过,但我觉得母亲的最高荣誉是她的学生和学生的家长对她的教学成果的认可,是了解她的人们对她的崇敬和怀念。母亲逝世后,常有她的学生去她的墓前献花、鞠躬、祭奠;我的母亲虽然离开人世间已经三十八年了,但至今仍有许多学生说母亲是他们的恩师、启蒙老师、特级教师,说母亲曾经像亲妈那样关心爱护他们,没有母亲就没有他们的今天;我的母亲不仅仍然活在儿女们的心里,而且仍然活在她的学生们的心里。

       回想1964年我的父亲患病离职在家长期病休后,母亲一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抚养五个5岁至12岁的未成年子女。母亲自己节衣缩食,上萍乡城办事都舍不得在街上吃顿像样的午餐,更舍不得吃点心,总是含着口水去、含着口水回。母亲教育子女非常严格,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我若欺负了同学,母亲一定要我当着老师的面向受欺负的同学道歉,我若成绩退步必须说明原因!但是,每当我受到挫折时,母亲总是细致亲切地安慰和鼓励我。想到我有母亲,似乎有天大的困难我也不怕了!

        母亲在天之灵可以欣慰的是,母亲离开我们的三十八年以来,她的子女和其他晚辈没有给她丢脸。她的两个儿子:一个成为法学硕士研究生,一个拥有文学和教育学双学士学位;一个正县级公务员,一个正科级高校干部;一个获得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荣誉,一个获得省级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一个教授,一个副教授。她的三个女儿:有的获得教学比武一等奖,有的受到江西省人民政府的嘉奖,有的被评选为先进工作者。她的第三代中:有三人取得硕士学位,三人取得本科学历,一人担任了副县级领导职务,一人担任了集团公司CEO。她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中有三人通过全国律师资格或者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经考核取得了律师职业或者法律职业的执业资格。她的第四代中:已有一人本科毕业,一人在读本科,一人在读专科,还有一人即将高考冲刺985或者211。 虽然母亲的五个子女现有年龄都在七十岁左右,且他们曾经都或多或少、或重或轻地患过一些疾病,但因为母亲的保佑,一个个、一次次均化险为夷。目前,母亲的五个子女均身体健康,心态良好。

       母亲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物质财富,但母亲留给晚辈们的精神财富是非常丰富的,母亲的光辉将永远照耀儿女们及其他晚辈前行的路。今天,我们纪念和怀念母亲,就是要弘扬母亲善良、正直、勤劳、敬业、不畏艰难困苦、不向邪恶低头、向往光明、向往胜利的美德和精神,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与人为善处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促进家庭团结和谐,争取家族世代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