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入学武汉大学读研 • 远宏言论 • 1988年,我同时被武汉大学和西南政法学院录取为法学硕士研究生,这两所学校都是当时的全国重点大学,西南政法学院还是当时全国政法学院中唯一的一所重点大学。考虑到武汉大学是综合性大学,其法学院在全国地位较高,加上离萍乡比较近,还有其为我在萍乡教育学院进修期间的班主任刘少茆老师的母校,于是我选择入学武汉大学。 1988年8月31日,我告别家人乘坐187次临时快车(16:26开)于9月1日凌晨6点到达武昌。武汉大学位于武昌珞珈山,从武昌火车站乘66路公共汽车至付家坡,转乘12路公共汽车至珞珈山。 报到前,萍乡教育学院财务室已将进修费900元和住宿费360元汇至武汉大学计财处。1988年9月1日,我持录取通知书、工作证和一寸登记照片一张到武汉大学枫园进修教师公寓报到,将临时党组织关系转至武汉大学,还带了可吃一年以上的全国通用粮票粮油票。 报到处给我们发了一枚与武汉大学教师一样的红底白字的校徽。我被分配住在东湖边上的枫园八舍104室,对面就是外国留学生宿舍楼,附近侧面是外国专家楼,50米左右出门就是东湖,东湖远处是磨山公园。宿舍管理员发给卧具(含蚊帐)和一条小板凳(原来是用来看电影的)。 我们这个民法、经济法硕士研究生班学员共计17人: 胡远宏,男,34岁,党员,萍乡教育学院; 王 璐,女,24岁,党员,青海教育学院; 朱 涛,男,24岁,党员,黄石职工大学; 任丹红,女,24岁,团员,无锡教育学院; 刘小茂,男,24岁,团员,常州教育学院; 徐长年,男,25岁,党员,新疆昌吉师范专科学校; 邓超英,女,25岁,党员,湖北公安专科学校; 王连峰,女,25岁,团员,河南财经学院; 邱 远,男,23岁,党员,广东肇庆师范专科学校; 王艳玲,女,23岁,团员,河南省安阳市财会学校; 杨长勇,男,25岁,团员,中国武警学院; 俞香明,男,25岁,党员,江西上饶师范专科学校; 牛 青,男,25岁,团员,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赵本凯,男,26岁,团员,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 周 梅,女,24岁,团员,四川达县师范专科学校; 李建设,女,35岁,党员,武汉职工大学; 万学斌,男,湖南吉首大学。 当年武汉大学开设的民法、经济法法学硕士学位课程为:法学基础理论专题;民法专题(主体论、债权论);经济法专题;国际私法专题;外语;资本论;环境保护法(新增)。 为我班授课的教师阵容强大,如法学基础理论专题由著名马克思主义法学家、法学教育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新中国法理学的重要奠基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李龙讲授;民法专题(主体论、债权论)由中国民法学奠基人之一、著名民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余能斌讲授;国际私法专题由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国际私法专业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教授、后担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的黄进讲授。 入学后,我根据萍乡教育学院领导的嘱托,准备与有关部门联系,选修下列课程:武大管理学院高校管理系开设置的高等教育管理学、高校行政管理学、领导科学等;武汉大学政治教育学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行为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评价等。此外,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武汉大学讲学,凡是时间上与专业必修课无冲突的,尽量力争多听。 总之,武大之行来之不易,务必珍惜在武汉大学的宝贵时间,专业必修课要有好成绩,选修课要精选,要像海棉吸水一样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为回校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